各有關單位:
科技部(國家外專局)與深圳市政府定于2020年4月14日至15日,在深圳召開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以下簡稱大會)。為充分對接項目資源信息,提前謀劃本屆大會各項籌備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預通知如下。
一、大會概要
(一)時間:2020年4月14日至15日。4月12日至13日為報到、布展時間。
(二)地點:深圳會展中心1、2、3、4、5號館以及五樓、六樓會議室,五洲賓館部分會議室。
二、主要內容
本屆大會包含開幕式、深圳論壇、展覽推介、對接洽談、主賓國系列活動、主題活動、網上平臺等7大板塊25項內容。
(一)開幕式。
邀請有關領導、主賓國嘉賓、國際知名學者專家代表在開幕式上致辭。舉行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第四屆國際賽頒獎儀式。
(二)深圳論壇。
包括深圳論壇(主論壇)以及專業會議(分論壇)兩個部分。
深圳論壇邀請有關領導、主賓國代表、專家學者、企業家出席,圍繞全球最新科技領域展開探討交流。
專業會議組織高層次國(境)外專家、專家學者、企業家以及外國專家組織召開各類專業會議,舉辦系列主題論壇及峰會。
(三)展覽推介。
圍繞當前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與產業發展的趨勢和重點領域,設置國際科技創新和人才交流展洽綜合館、人才招聘館、海歸人才創新創業館、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館、校企合作館等專題展區,通過圖文、實物、多媒體等形式,多維度展示我國在科技創新促進發展領域開展國際合作所取得的積極進展和重要成果,從多元化、市場化角度出發,邀請國內企業、科技高端服務業相關機構、國(境)外科技創新及人才交流機構設展推介。
(四)對接洽談。
以務實合作、互利共贏為原則,組織國(境)外專家組織、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創企業等開展項目推介、路演等活動,并與國內參展單位進行對接洽談。
(五)主賓國系列活動。
俄羅斯為本屆大會主賓國。經協商確定,主賓國系列活動持續一年,以2020年4月14日至15日大會主會期為節點,設置主賓國展覽推介專區,舉辦中俄科技創新論壇、合作項目現場對接洽談活動,組織主賓國嘉賓赴各地方開展考察對接,積極對接俄方創新資源,深化兩國務實合作。應俄方邀請,赴俄參加俄大型科創展洽活動,同期舉辦大會主賓國活動閉幕儀式及中俄科技合作成果展。
(六)主題活動。
包括主請?。ㄊ校┗顒?、分會場活動、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第四屆國際賽、海外人才中國行等四大主題活動。
(七)網上平臺。
充分利用大會“智力SHOW”平臺以及各方優勢資源,常態化廣范圍開展科技創新和引才引智項目資源對接交流活動,打造“永不落幕的網上大會”。通過建設“研發鏈、人才鏈、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協同聯動的平臺,向各級政府、單位、專業機構提供海外品牌宣傳、國際人才大數據分析等綜合服務。
三、參會單位和人員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直屬機構科技主管司局(引智主管部門),各集團公司,各有關單位;科技創新企業及園區;引才引智示范基地;軟件與集成電路引智成果項目單位;國(境)外人才交流機構(包括專家組織、培訓渠道);國內外產業園區運營及投資機構、國際國內著名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國內外人力資源中介服務機構、獵頭公司、國際資質證書機構、咨詢服務機構;外國專家和各類國際化專門人才;國內外人力資源研究專家、學者;留學人員及留學人員團體;留學人員創業園區及風險投資機構的代表等。
四、參展參會
參會參展統一在大會官方網站(www.apo-reef-coron-wrecks-liveaboard.com)或大會官方微信公眾號在線報名。大會日程、內容等信息以大會官方網站最終發布為準。
(一)參會報名。
單位團體參會請點擊“我要參會”,選擇“團體參會”進行注冊后報名,下線填報參會人員或下載表格填寫后統一導入;個人參會請點擊“我要參會”,選擇“個人參會”進行注冊后報名。
聯系人:陳琳、郭妍,聯系電話:0755-81707962、010-58882132。
參會報名截止日期為2020年3月15日。
(二)參展報名。
請點擊“我要參展”進行注冊后報名。
聯系人:芮麟嬌、鐘偉雄,聯系電話:0755-81707962、81773047。
參展報名截止日期為2020年3月1日。
五、參會準備
(一)根據科技部(國家外專局)和深圳市政府總體部署,大會會務由深圳國際人才交流中心具體承辦,詳細會務信息請登錄大會官方網站查詢,并與大會組委會深圳工作組聯系。相關費用請提前匯至大會組委會指定賬戶。
(二)人才及項目對接工作,除利用大會組委會為參會單位和個人開通的網上人才對接、項目推介功能外,各單位可提前將希望通過大會引進人才、項目的具體需求上傳至大會官方網站,并與大會組委會深圳工作組聯絡接洽,以便統籌做好現場對接服務工作。
聯系人:王嬋,聯系電話:0755-81707961。
(三)會場展位設置詳見大會官方網站。布展時間為2020年4月12日至13日。展務詳情請與大會組委會深圳工作組聯系。
聯系人:鐘大華,聯系電話:0755-81773047。
六、有關要求
(一)提高站位,抓好組織落實。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起始之年,辦好本屆大會意義重大。希望各區(新區)結合機構改革,做好統籌協調,盡早做好展位規劃、設計,組織本區內單位和人員參展參會。
(二)突出重點,注重交流效果。請各參展參會單位從實際出發,提前有針對性地做好國內外人才和項目交流與合作等前期對接工作。
(三)精心規劃,做好會務準備。大會規格高、規模大、活動多,請各單位積極承辦大會各項活動,自行籌劃活動的請于3月13日前報大會組委會辦公室匯總。請參展單位4月3日前將展位效果圖提交大會組委會辦公室審核。
(四)突出亮點,加強宣傳推廣。請各參展參會單位結合實際,圍繞大會主題和“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精品化、市場化”目標,挖掘亮點,做好大會宣傳工作。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李永良、黃小莉、鐘大華
電 話:0755-81707963、81773047
傳 真:0755-81773121、82551032
網 站:www.apo-reef-coron-wrecks-liveaboard.com
二維碼:
正式通知將由科學技術部正式印發,請各單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附件:1.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各板塊主要內容
2.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各板塊聯系方式
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組委會
2020年1月13日
(此件主動公開)
附件1
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
各板塊主要內容
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共設置開幕式、深圳論壇、展覽推介、對接洽談、主賓國系列活動、主題活動、網上平臺等7大板塊25項內容。通過專業化的服務、精準化的對接,把展覽做精、論壇做響、會議做專、招聘做好、效果做實,使大會真正成為具有國際水準、中國特色的國際科技創新與人才的交流合作盛會。
一、開幕式
邀請有關領導、主賓國嘉賓、國際知名學者專家代表在開幕式上致辭。舉行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第四屆國際賽頒獎儀式。
二、深圳論壇
包括深圳論壇(主論壇)以及專業會議(分論壇)兩個部分。
(一)深圳論壇。
以“科技創新與人才交流”為主題,聚焦方法論和環境建設,突出科技創新和國際人才交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邀請主賓國代表、頂尖科學家、知名企業家和領導出席,圍繞論壇主題開展探討交流,逐步將深圳論壇打造成為科技創新和國際人才交流為主的科技“達沃斯”。
(二)專業會議。
科技部相關司局中心組織各類專題會議,合作單位同期舉辦基礎研究領域專業會議、全球院士科技創新與合作論壇、國際STEM教育深圳峰會、人力資源服務業高峰論壇、總裁創新峰會等論壇或峰會,發布政策、宣介環境、推廣項目、分享經驗。
三、展覽推介
(一)國際科技創新和人才交流展洽綜合館(1號館)。
1.國際科技合作成果展覽推介專區。結合當前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與產業發展的趨勢和重點領域,多維度展示我國在科技創新促進發展領域開展國際合作所取得的積極進展和重要成果。
2.區域協調發展展覽推介專區。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結合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等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以及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等,通過圖文、實物、多媒體等形式宣介各戰略涉及省區市科技創新和人才交流政策、環境,展示重點項目、合作成果。具體包括:
(1)“一帶一路”建設板塊:加強“一帶一路”沿線省區市的交流合作,深化創新合作政策對接,加快創新要素融通,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促進形成更大規模、更高層次的創新共同體。
(2)京津冀協同發展板塊:以北京、天津、河北等“兩市一省”城市群建設為載體,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合作重點,著力打造現代化新型首都圈,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3)長江經濟帶板塊:充分發揮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三省一市”作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作用,輻射帶動長江經濟帶11省市,全面提升綜合經濟實力、金融資源配置功能、貿易樞紐功能、航運高端服務功能和科技創新策源能力,變各自優勢為區域優勢,提升區域發展整體效能和核心競爭力。
(4)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板塊:整合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珠三角9個地市的科技創新要素和人才智力資源,聚力打造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以及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5)中部地區崛起板塊:鞏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的“三基地、一樞紐”(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地位,積極承接新興產業布局和轉移,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空間由沿海向內陸地區擴展,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再上新臺階。
(6)西部開發戰略板塊:強化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廣西等西部12個省區市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實施“三帶鑲嵌”(自然帶、農業帶、人文帶)工程,推動生態產業西進轉移,深度釋放西部生產力。
(7)新舊動能轉換板塊:提升濟南、青島、煙臺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中的核心地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體經濟為發展著力點,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形成“三核引領、多點突破、融合互動”的新舊動能轉換總布局。
(8)先行示范區建設板塊:結合深圳市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相關工作,展示深圳市科技創新成就,增強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提供重要支撐的各項舉措。
3.主賓國展覽推介專區。
在專題展示中俄科技創新和人才交流成果的同時,體現大科學工程、大科學裝置對推動中俄兩國人才合作發揮的樞紐作用。組織俄羅斯專家組織、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人力資源機構、科技創新企業參展推介,推動中俄兩國在新材料、智能交通、能源技術、人工智能和高新技術產品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4.企業科技創新成果展覽推介專區。
集中展示國內企業科技創新成果和引才重點項目,與海外機構和人才進行有效對接,助推國內企業國際化。
5.國(境)外人才交流機構展覽推介專區。
突出國別多元化,本著鞏固已有渠道、拓展新增渠道的原則,邀請國(境)外專家組織、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人力資源機構、培訓機構設展推介,與全國科技系統和用人單位進行有效對接。
6.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展覽推介專區。
聚焦國際化科技創新人才與創新創業項目引進,結合當前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與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設置科技人文交流等專題活動,同期籌備展覽展示與路演推介。
7.國際人才大數據展覽推介專區。
圍繞信息化領域產業大數據。高校人才大數據、國際知識產權大數據、高端互聯網產業大數據等,展示大數據技術與人才信息化應用案例,積極探索大數據技術在科技創新、人才共享領域的有機融合。
8.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國際賽成果展覽推介專區。
秉承“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共享創新發展機遇”理念,集中展示大賽四年多來的發展歷程和參賽選手風采,圍繞深圳重點發展的產業,呈現歷屆大賽優秀獲獎項目。同期組織第四屆國際賽來深選手項目對接活動,將國際創新資源與中國廣闊的市場空間、深圳強大的產業轉化能力相結合,推進項目對接落地。
9.中國深圳未來技能國際邀請賽獲獎項目展覽推介專區。
集中展示“工業設計”“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光電技術”三項未來技能項目參賽選手比賽風采、獲獎項目、產業現狀,組織未來技能技術交流活動。通過競賽加強國際間經驗交流,促進技工教育和技能培訓,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動技能人才隊伍蓬勃發展。
(二)人才招聘館(2、4號館)。
舉辦外籍人才招聘會、“智聘百強”名企招聘會、“智領未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會、“精英天下”中高級人才招聘會。在中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專場,深圳市寶安區、龍華區以及部分兄弟省市分會場舉辦高層次人才招聘會,充分發揮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優勢,合理配置人才資源。
(三)海歸人才創新創業館(3號館)。
組織海外留學生組織、海外高等院校以及留學生個人、國內各歸國留學人員主管部門、留學生創業園及企業等設展推介,宣傳各地引進留學人員、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及創業扶持等政策,為留學回國人員打造對接合作平臺。舉辦海歸招聘會、“百博行”、博士項目路演、海歸職業規劃發展論壇等活動。
(四)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館(5號館)。
組織國內外知名獵頭公司、人力資源市場、勞務派遣和外包服務機構、人才測評機構、管理咨詢公司等參展洽談,同期舉辦人力資源服務業高峰論壇和系列頒獎活動
(五)校企合作館(梅花廳)。
組織國內高等院校、科技類“獨角獸”企業以及上市公司、百強IT企業參會,開展高校與企業的項目合作研發、人才聯合培養、人才招聘等活動,構建產學研融合協同創新平臺。
四、對接洽談
設項目對接洽談專區,組織境外專家組織、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創企業等,依照國民經濟行業劃分,初步按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和軟件業、生物醫藥、農林牧漁業、制造業、水利和環境、金融和管理等領域,開展項目對接、經貿洽談活動,具體領域歸類以實際收集項目分類為準。國內各省區市科技廳(委、局)組織本地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大會組委會提供相應服務并推動對接落地。
五、主賓國系列活動
以2020年4月14日至15日大會主會期為節點:
會中通過中俄科技創新論壇、中俄科技合作成果展示、合作項目現場推介、供需合作洽談等活動,主動布局和積極對接國際創新資源;組織主賓國嘉賓赴各相關省市開展考察對接等活動,推進項目對接落地,深化兩國務實合作。
會后應俄方邀請,協助國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赴俄參加俄大型科創展洽活動,開展現場推介、項目交流對接,同期舉辦大會主賓國活動閉幕儀式及中俄科技合作成果展。
六、主題活動
(一)主請?。ㄊ校?。
大會設主請?。ㄊ校?,重點圍繞主請?。ㄊ校┙洕鐣l展重點領域和產業發展需要,采用“會前精準對接、會中展示洽談、會后參訪調研”等方式,推動主賓國及其他國(境)外資源、渠道與主請?。ㄊ校┱a學研機構開展高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交流合作活動,形成高端人才和項目對接落地的務實成果。
(二)分會場。
1.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專場。
充分利用深圳毗鄰香港、位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的地理優勢,赴香港舉辦高層次人才和科技創新項目交流對接活動,邀請內地高校、科研機構、博士后工作站和企業赴港舉辦高層次人才和科技創新項目交流對接活動,以促進內地與香港優質人才的交流與合作。
2.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專場。
充分發揮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城市的區位優勢和國際人才聚集地的影響力,促進內地與澳門企業、項目、人才的深度合作,共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果。
3.區域分會場。
繼續設置區域分會場,舉辦人才招聘、項目對接、參訪交流等活動。在大會會期結束后,部分省區市有重點地組織外國高端專家和海外人才實地考察對接。
(三)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第四屆國際賽。
圍繞互聯網、電子科技、生物與生命科技、先進制造、材料與能源等行業領域,在國外舉辦分站賽,在深圳舉辦總決賽,宣傳推介國內創新創業環境和人才政策,搭建海外引才“直通車”,有效推動海外創新人才項目落地。
(四)海外人才中國行。
聚焦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學、醫藥及生物技術、先進制造業、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面向全球邀請不同學術背景的海外專家學者回國(來華),以學術研討、報告、參觀等形式深入交流,促進學科交叉融合與學術協同創新,搭建海外學者與國內機構院?;ネń涣鞯臉蛄?。
七、網上平臺
充分利用大會平臺以及各方優勢資源,廣泛進行科技創新和引才引智項目資源對接交流活動。通過“智力SHOW”平臺在會前、會中、會后連續發布人才項目信息,形成長效機制,推動人才、項目、技術、資金等要素線上、線下精準對接、有效轉化,提高科技成果產生率和轉化率,打造“永不落幕的網上大會”。通過建設“研發鏈、人才鏈、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協同聯動的平臺,向各級政府、單位、專業機構提供海外品牌宣傳、國際人才大數據分析等綜合服務。
附件2
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
各板塊聯系方式
一、科技創新成果和高端服務綜合館
(一)國際科技合作成果展覽推介專區。
聯系人:劉玉宏
電 話:010-58881019、13801113551
(二)區域協調發展展覽推介專區。
聯系人:鐘大華、芮麟嬌
電 話:0755-81773047、81707962
(三)主賓國展覽推介專區。
聯系人:張偉、王泱
電 話:010-58882177、58882487
(四)企業科技創新成果展覽推介專區。
聯系人:芮麟嬌
電 話:0755-81707962
(五)國(境)外人才交流機構展覽推介專區。
聯系人:鐘偉雄
電 話:0755-81773047
(六)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展覽推介專區。
聯系人:王琪
電 話:18516997827
(七)國際人才大數據展覽推介展區。
聯系人:劉姣
電 話:18138830503
(八)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國際賽成果展覽推介專區。
聯系人:周婷
電 話:0755-88125417
(九)中國深圳未來技能國際邀請賽獲獎項目展覽專區。
聯系人:凌文浩
電 話:0755-88123361
二、人才招聘館
(一)外籍人才招聘會。
聯系人:楊佳萌
電 話:010-58882326、13683142353
(二)“智聘”百強名企招聘會。
聯系人:劉俐瑩
電 話:13751179633
(三)“智領未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會。
聯系人:劉俐瑩
電 話:13751179633
(四)“精英天下”中高級人才招聘會。
聯系人:林淑鳳
電 話:13421844228
三、海歸人才創新創業館
聯系人:徐婷、王曉東
電 話:13910315747、13128927952
四、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館
聯系人:蔣晶
電 話:18129826910
五、校企合作館
聯系人:楊繹楠
電 話:0755-86169968
六、對接洽談
聯系人:芮麟嬌
電 話:0755-81707962
七、主賓國系列活動
聯系人:孫大永、王泱
電 話:010-58882487、13313639963
八、主題活動
(一)主請?。ㄊ校?。
電 話:0755-81773047
(二)分會場。
電 話:0755-81707962
(三)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第四屆國際賽。
參賽服務:0755-83556951、83671231
賽事合作:0755-82122911
電子郵箱:service@stsa.org.cn
官方網站:www.itcsz.cnwww.itcsz.cn
(四)海外人才中國行。
聯系人:王泱
電 話:010-58882487
九、網上平臺
聯系人:王嬋
電 話:0755-81707961